您 好,欢迎进入797966金沙娱场城官方网站!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通用语学习探析

发布时间:2014-10-02 | 人气: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通用语学习探析

萌,冯建新

摘要: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作为少数民族青年中的优秀群体,正确使用汉语通用语,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有利于其未来生活和发展,有利于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分析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通用语的必要性,概括通用语学习开展现状,旨在为我国高校少数民族通用语教学提出针对性的策略措施,进一步推动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高等院校 少数民族学生 通用语学习

引言

    通用语(common language)是指不同语言集团的人作为交际工具共同使用的语言。[1]在我国范围内,全国通用的语言是汉语普通话。国家通用语同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我国社会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重要群体,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民族传统文化发展中最为先进的力量,进行汉语通用语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一、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通用语的必要性

(一)通用语学习为国家和民族发展之趋势

1. 通用语的国家法律地位的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简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20001031得以确定,该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关语言文字的专门法律。它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了普通话、规范汉字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每个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1]它对通用语的使用做出规定,有力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团结、国家的统一,推动了我国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

2. 汉语在国内外占有重要的社会地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世界各国学习汉语、了解中国、增进与中国交往的需求日益增强,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世界对我国未来的发展高度关注。汉语作为我国各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被全球约1/5的人口使用,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其渗透于全球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发展进程之中,在国内、国际舞台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高校少数民族青年学生,作为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民族文化的传播者,必须肩负起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历史使命,学好通用语,利用多种途径扩大中华语言文字的国际影响力,扩展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广度与深度,搭建与世界各地对话的桥梁,互相沟通与交流,确实增进中外人民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为有效提升国家软实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3. 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

20144月,习近平总书记前往新疆学校考察的时候嘱咐教师们:“少数民族孩子双语教育要抓好,学好汉语不仅将来找工作方便,更重要的是能为促进民族团结多做贡献。”中国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各个少数民族有着属于自己的语言文字和民族传统文化,在与其他民族进行交流时可能存在跨文化障碍。而作为族际通用语言的汉语,为普及文化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发展社会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推动了多地区、多民族、多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促进民族间的理解与信任,维护社会稳定,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4. 通用语学习为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之必需

我国改革开放战略的实施,为我国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开创了崭新的局面。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首先需要解放思想,做到开放与包容。封闭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封闭的民族同样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民族间的双向交流对每个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都是必需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少数民族中的一支先进力量,在民族交流中起着桥梁作用,而不论“吸收”其它民族优秀的思想与文化,还是“宣传”本民族的优秀思想、传统与文化,都需以通用语作为彼此间交流的工具。熟练掌握了汉语,可以了解国内外其他各民族,吸收外族的先进文化与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而促进实现本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弘扬,让其它民族乃至全世界了解本民族,使我们在各民族的双向交流中,找到各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特色化道路。

5. 通用语言文字是先进信息资源的主要载体

国家通用语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建设、传承与发展要求我们使用通用语。汉语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着社会各领域最前沿的知识与信息,而语言则为我们提供了使用信息的机会。此外,我国每年出版的图书主要以汉语为载体,而以少数民族语言出版、翻译的图书则凤毛麟角,双语资源受限的情况下,学好汉语通用语便为掌握先进知识资源和最新文化成果奠定了基础,同时促使学生较快融入到主流社会的大潮之中,做到与时俱进。

(二)促进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

首先,语言的学习可以开阔思维。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不同民族的语言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各民族思维方式的特色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之间存在差异。掌握了本族语和汉语,也就掌握了两种交际工具,掌握了两套思维工具,所以掌握双语过程本身首先就意味着个体潜力的增长。[2]另一方面,掌握第二语言又可反作用于第一语言,促进第一语言的学习。正如科林·贝克汉所说,由于持双语者会讲两种语言、至少受到两种文化的影响,他们有着比单语人更为广泛的经历,他们会有意无意地对他们的两种语言进行比较和对照,两语或多语可以增加思维的流利性、灵活性、新颖性和详尽叙述的能力。[3]学生掌握的语言越丰富,各种语言之间可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越有利于其学习能力的提高。

其次,学习通用语使个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汉语的学习有利于学生适应校园环境和现代生活,减除学习和生活上的精神压力、克服不良的认知方式,并能在多元文化中充分认识自己,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迎接各种挑战。还可开阔思维,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来学习中华文化,提升知识储备,完善专业素养,促进学业的进步,提高就业竞争力。同时,还可拓宽个人社交网络,增多少数民族大学生间的语言接触,促进其与通用语使用者进行族际沟通,了解彼此的文化差异,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改善人际关系,最终不断实现个人价值。

二、高校少数民族学生通用语学习现状分析

(一)民族教育双语资源匮乏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已成为重要的资源和财富,而我国民族教育资源还是相对较为贫乏。中国的出版物中约97%是汉文出版物,2010年全国总计出版图书328397种。[4]其中少数民族文字图书9429种,少数民族文字图书为出版图书总数的2.87%[5]少数民族地区缺乏专业和语言兼通的合格译者和校者,民族方面专业书籍的匮乏,使得学生阅读的民文课程教材和课外读物仅限于由各民族学者所翻译的微乎其微的民文出版物。有限的知识资源,相对落后的知识结构,匮乏的双语师资,造成部分学生汉语水平普遍较低,影响了学生、教师之间的交流,并成为影响学生发展的瓶颈。

(二)师资力量亟待提高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教育获得了巨大发展。但同时,由于近年来东部地区因地域等优势获得了众多的发展机会,而大多少数民族地区则地理位置较差、经济欠发达、教师待遇相对较低,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对于东、中部高等院校培养的大学生来讲,他们并非不愿意到民族地区,而是由于民族地区没有能为他们发展事业提供最基本的物质条件、生活保障,因此,大量优秀的人才不愿意来到民族地区。就连民族地区民族教育培养的人才也流失严重,许多学生到内地读书后,回家乡就业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即使没有流失的毕业生,也难以分配到基层或者边远贫困的教育岗位上。这些问题在少数民族地区更为普遍,造成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师资匮乏。因此,加强少数民族教育的师资力量势在必行。

(三)评价方式较为单一

教育评估是整个教育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目前,我国大部分民族教育中,缺乏统一的教学质量的考核标准,考试的结构、内容、难度还不够规范。我国现在对学生的基本评价手段是考试成绩和“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缩写为HSK),虽然现在有些民族地区的学校要求双语班学生在高中毕业时,HSK 等级水平达到六级,但是这和学生的升学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即使达不到也可升学,因此没有能形成有效的促使学生学习通用语的动力机制。而对老师考核,也基本是以 HSKMHK作为评价手段。

HSK是为测试母语非汉语者(包括外国人、华侨和中国少数民族考生)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但是,它存在一些不适合我国国情和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缺陷。因此,教育部组织开发了“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简称民族汉考(缩写为MHK),它是在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我国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特点,专门测试母语非汉语的中国各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者汉语水平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6]这两种评价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测评出考生的汉语水平,但是否能够真正测评出教师和学生的双语教与学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检验。

(四)通用语学习目标不明确

学习目标是学习的出发点,也是学习的归宿,确立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学习的首要任务。目前许多少数民族学生对于大学阶段汉语通用语的学习、甚至全部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定位。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满足当前交往的迫切需要,不是为了适应以汉文化为核心的主流社会,也有的则只是为了今后利用第二语言作为进一步获取知识的工具。此外,有的学生虽然内心很想学好汉语,但是对于“学好”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来衡量。许多学生只是期望能通过预科阶段的民族汉语课程考试,以及HSKMHK等这些有针对性的考试,从而达到学校规定的结业标准,但实际上,由于没有明确的学习要求和目标,他们在学习汉语通用语时并没有强烈的内在动力与兴趣,从而影响了学习汉语通用语的学习质量。

(五)文化冲突引发高校适应障碍

少数民族学生升入大学以后,由于文化、地域等方面的差异,会使其产生跨文化冲突现象。由于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在其民族聚居地时,生活和学习的环境相对较为单一,其深受自己民族文化氛围的熏陶,而背井离乡来到新的环境中后,又深深感受到自己在这个文化多元的主流社会中无所适从,找不到归属感。加之,汉语基础较差,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不适应,导致其学习态度不明确,学习效果差,交往圈狭窄,甚至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无法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他们若不能克服通用语的学习障碍,便易出现焦虑、不安、烦躁等心理状况,甚至产生厌恶和恐惧感,开始厌学、逃课、拒绝与其他民族同学进行交流等现象,影响学生长远发展。

三、高校有效实施通用语教育的策略

(一)坚持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多元”是指中国境内56个民族在文化上的多元发展,即“多元文化”;“一体”是指由56个不同民族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整体,其核心是指国家统一。[7]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传统文化。依据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各民族必须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互相学习彼此的优秀文化,建立民族间的理解与友谊。首先,主体民族学生要学习掌握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增强民族大家庭的意识;同时,少数民族学生既要传承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还要学习、掌握主体民族的文化知识,从而通过彼此的学习与交流,使我国多元文化并存以及各民族的平等发展成为现实。其次,主体民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都要学习世界的先进文化,在这个多民族大家庭中,真正形成“多元一体格局”。

我国重视文化的融合,保持文化的多样性,英国早期“熔炉政策”的双语实践表明,它并不能真正使少数民族融入主流社会,反而会使其民族自尊心受到伤害,少数民族居民应享有保留包括民族语言文化在内的民族特色的权力,并提出了构建多元文化社会的观点,要求平等对待少数民族的语言。[8]因此,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要坚持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坚持文化、语言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相结合,明确通用语教育目的,促进实现各民族统一和谐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二)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民族教育是培养民族人才、推进各民族进步的一项伟大事业,教师作为民族教育第一线的工作人员,直接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水平,决定着人力资源开发的质量并最终关系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以及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

第一,各级政府要提高认识,加大对民族教育师资力量建设的投入。认识到科教兴国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支持力度。美国学者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也是一种生产要素资本,对于生产起促进的作用,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而教育不仅是一种消费活动,也是一种投资活动,他主张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主要是对教育投资。各级政府应考虑设立专项资金,或者通过寻求其它的融资渠道,来支持民族教育至少是加强民族教育师资的投入,把教师队伍建设当作必备基础设施来投资。

第二,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健全人事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科学评估与管理,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真正关心教师,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工作条件,并在职称评聘等方面予以一定的政策照顾,为优秀教师排忧解难,以有效稳定师资队伍。

第三,充分利用当地民族师范院校的优势,进一步完善师范教育体系,以及定向培养制度。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还可较好地解决民族地区师资缺乏的问题。由于民族学生了解本土语言和民族风俗文化,有了物质、精神等方面的投入,他们便可以在教育中充分发挥独特的优势。此外,还可以通过进修、继续教育等多种途径提高民族教育师资素质,强大师资力量,建立全方位的教师培训、评估、监督、考察机制等等。

(三)教育理念的持续更新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实现教育的现代化,而教育的现代化的核心则是人的现代化、观念的更新。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任何教育行为都不可能离开教育观念,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但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并顽强地、无孔不入地渗透在我们的教育行为中。教学观念的形成要求加强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进行通用语学习的目的教育,从而更好的实施教学。

第一,坚持多元文化理念。高校应做到开放包容,对各种思想兼容并包,通过借鉴国内外高校的先进理念或有益经验,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坚持所有语言、文化都是平等的,通用语的学习不是要限制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更不是要消灭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而是要少数民族同胞在会说少数民族语言的基础上,还会使用国家通用语言,在学习中华优秀文化之时,更好的继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做到尊重每个学生,尊重每个民族学生的传统文化、民族风俗、宗教信仰以及学习民族语言的权利,并充分采用各种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努力培养“民汉兼通”的复合型少数民族人才。

第三,坚持发展性的教育理念。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动态的,因而要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学习,对待每一种语言、每一种文化。积极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形成一种促进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机制。学校可以组织和开展一些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沙龙、民族传统文化交流、汉语培训班等一系列校园活动,积极开发隐性课程,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不论是民考民、还是民考汉的学生,即使汉语零基础,进入大学后开始学习汉语仍为时不晚,大学正是学习的大好时机,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多元文化交流的平台,学生应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努力学习汉语,提高学习水平,为以后的发展做好铺垫。

此外,高校还要重视学习目的教育。目的既是学习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在教育、学习中,发挥着引导、激励与评价的功能。首先,加强教师的培训,使教师对通用语教育形成清晰的认知,认识到位,才能保证指导方向的正确性。其次,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认识到通用语学习的价值和必要性,体会到汉语学习,不仅是通用语语言的学习,亦是专业知识学习的必由之路,更是为将来的就业、生活和发展做铺垫的一种学习经历。

(四)改进通用语教学评价方式

第一,制定符合民族地区学生语言特点的考试评价体系和标准。学校应丰富学生考核方式,避免单一化,探索新的方式来检验教和学的效果。鼓励采用发展性评价,来激励学生积极地学习并运用汉语。高校可以借鉴当前国外关于双语教学评价的研究,形成诊断性、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同时建立一套具体的、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和测评方式。

第二,加强HSK 水平考核的正规化。可以尝试将 HSK MHK等汉语水平和中考、甚至高考联系起来,以此提高学生汉语学习的动机水平。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汉语实际应用水平的评价。

第三,丰富对教师的考核内容,如汉语水平、专业知识、能力等。目前,对高校汉语教师的评价仍缺乏相应的标准,实际上,HSKMHK只能作为教师的汉语水平测评的依据,而合格的教师不仅需要较好的语言能力,还需具备学术知识、职业道德、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因此,双语能力测试作为双语教学评价方式的一部分,在注意语言水平的基础上还需做好对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考核,并注意引入新的应聘与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等,把教师的双语教学与考试评价机制联系起来,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核,激励教师不断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和双语教学能力。

四、结语

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高校少数民族通用语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仍需要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来进一步完善。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作为我国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汉语的学习贯穿于其整个学习生涯,促进他们汉语水平的提高,使其更好的融入社会主流文化与生活,积极参与到国家事务管理与民族现代化事业建设之中,这要求我们进一步探索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内在规律,形成一套科学、有效、针对性强的双语教育体系,充分发挥汉语在高等教育少数民族学生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J].教育部政报,2000(11):3-5.

[2] ()W.F.麦凯,(西)M.西格恩.双语教育概论[M].严正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163.

[3] ()科林•贝克.双语与双语教育概论[M].翁燕珩等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451.

[4]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352.

[5] 马戎.从现代化发展的视角来思考双语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3):136-156+191.

[6] 张凤麟.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简介[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4(5):81-83.

[7]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3-21.

[8] 董霄云.文化视野下的双语教育——实践、争鸣与探索[M].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社,2008:312.

上一条:教师不能承受之重

下一条:浅谈家庭背景对子女成就的影响